西兰花生长前期主要病虫防治措施

2021-01-13 09:42:07 admin 5

台州农资

西兰花生长前期主要病虫防治措施

当前我市西兰花正在陆续移栽、进入前期生长关键时期,受连作障碍、育苗基质以及气候因子等多方面的影响,以西兰花根肿病、跳甲等为主的病虫害局部发生比较严重,因此我们要根据田间实际发生情况以及病虫发生规律,做到对症下药,合理科学用药。下面将当前西兰花主要病虫防治措施介绍如下,供各种植户参考。

1、西兰花主要病害

西兰花根肿病:该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芸薹属根肿菌侵染所致,病菌从植株的根毛侵人寄主细胞,经根部皮层进入形成层,刺激寄主薄壁细胞分裂、膨大,导致根系形成肿瘤,最后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大量休眠孢子囊,并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存活越冬,且抗逆力很强可保持侵染力达10年以上,其萌发和侵染最适土温为18-25%C,最适土壤含水量为70%,最适土壤pH值为5.4-6.5。田间近距离传播主要是借助雨水、浇灌水、线虫、昆虫、农具的人畜等,通常连作地、地势低洼、土壤偏酸、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等发病严重。田间症状表现为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缓慢、僵缩矮小、叶片无嫩绿光泽,基部叶片逐渐变黄萎蔫,在晴天中午病症明显,起初夜间可恢复,持续一段时间后 则整株萎蔫死亡。另外由于病部容易被土壤中的各种细菌侵染,造成组织腐烂,发出恶臭,甚至大片死亡。生产上一-般在发病初期,用氟啶胺1升灌根4-5亩,每隔7-101次,连续防治2-3次,期间可结合施肥- -起进行(可加营养液效果更好)。采收前10~ 15天停止使用农药。

西兰花根腐病:该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镰刀菌侵染所致,属低温高湿病害,以菌丝体、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及病残体.上越冬,腐生能力强,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。病菌从根部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而侵人根内,破坏输导组织,进而影响水分、矿物质、养分的输送,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,初在主根和茎基部产生褐斑,后逐渐扩大凹陷,严重时主根变褐腐烂导致地上部逐渐枯萎死亡,且病株很容易被拔出。在低温高湿时病部产生分生孢子,借助雨水、灌溉水、病根与健根之间的相互接触等传播蔓延,进行再侵染。一般连作地、低洼地、黏土地或下水头、定植过密、施肥不当等均有利于病菌的扩展与蔓延。生产上可采取:一是播种前种子消毒,一般用55~60°C温水浸种15分钟;二是定植后发病初期可用50%异菌脲悬浮剂(扑海因) 1000倍, 8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(大生M-45 ) 600倍,或25%嘧菌酯悬浮剂(阿米西达) 1000倍液等灌根,每株浇灌250-300毫升,每隔7-10 .1次,连续防治2-3次,采收前10~ 15天停止使用农药。

西兰花根结线虫病:该病由植物寄生线虫根结线虫属侵染引起的病害,主要危害植株的根部,发病初期在病根上产生浅黄色至黄褐色、大小形状不一的瘤状根结即虫瘿,解剖镜检虫瘿,可见有细长蠕虫状雄虫和白色细小梨形雌成虫。根结线虫常以卵囊、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,一般可存活1-3年,喜温暖、干燥的环境,主要随农事操作、流水及自身运动等方式扩散传播,造成病害的扩展与蔓延。地上部植株轻者表现不明显,重者生长缓慢,发黄矮小、结球少而小,甚至不结球,晴天中午植株地上部分出现萎蔫枯死,易从地下拔出。一般土壤疏松、盐分低、通气性好、连作的田块发生重,而过湿的土壤则不利于它的活动。生产上可采取:-.是定植时每亩施10%克线磷颗粒剂1.5-2千克,或20%丙线磷颗粒剂1.5-2千克,或10%噻唑膦颗粒剂1.5-2千克等,将药剂与细土混合(1:5比例混合),均匀撒施土表,再翻至15-20厘米土壤中,然后将药剂和土壤充分混合、耙平即可定植;二是在发病初期可选用1.8%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,每株浇灌250-300毫升。

2、西兰花主要害虫

甜菜夜蛾、斜纹夜蛾等:可用10%虱螨脲乳油(双除)1000倍或福戈2000倍或优福宽2000+SK矿物油400倍,安全间隔期14;

潜叶蝇:可用75%潜克可湿性粉剂3500倍喷雾防治;

跳甲等地下害虫:在播种后可用4.5%高效氯氰菊脂乳油2000倍喷洒地表。

防治蚜虫、蓟马、烟粉虱等:可用果满颖1000倍喷雾,安全间隔期14

(台州市农科院王会福供稿)

台州农资台州农资

电话咨询
产品展示
招商加盟
QQ客服
x

1079农资商城